>政务公开 | >公安要闻 |
江南公安“蒋讲反诈”守牢群众“钱袋子”
“多亏你们及时赶到,我这30万元钱差点就交给骗子了!”近日,市民曹女士专程来到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蒋讲反诈”工作室,紧握民警蒋施媛的手连声道谢。此前,曹女士深陷“冒充军人投资理财”骗局,正准备交付30万元现金时,工作室民警快速介入、精准劝阻,成功为其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这起成功拦截案例,是“蒋讲反诈”工作室机制高效运转的生动写照。成立于2023年12月的“蒋讲反诈”工作室以机制创新为根基、专业队伍为支撑,持续优化预警模式,做实见面劝阻工作,全力筑牢反诈“防火墙”。今年以来,工作室已成功劝阻40余起大额诈骗案件,直接避免群众损失1400余万元。
分级分类精准施策
高风险预警有“破局之招”
“涉诈预警数据即警情指令。”在“蒋讲反诈”工作室,这已成为全体成员的工作铁律。依托江南公安分局“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全局及各派出所反诈岗位24小时全天候响应,确保每一条预警信息“不遗漏、不延迟”。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预警信息,工作室创新建立“分级分类+提级劝阻”机制。对中低风险潜在受害人,由“警格+网格”力量协同上门劝阻;对已被“深度洗脑”、拒不配合的高风险人群,则立即启动“所领导带头劝、工作室提级劝”模式,综合运用心理疏导、案例剖析等手段突破受害人心理防线,精准阻断诈骗链条。
去年12月,三江派出所发现辖区居民吴先生正频繁向某虚假投资平台转账,多次常规劝阻均遭拒绝。“蒋讲反诈”工作室迅速提级介入:一方面联动其家人、社区干部共同劝导;一方面以“投资直播课”“线上客户经理”等诈骗关键要素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同类受害案例。经过3个多小时耐心劝导,吴先生终于醒悟,成功避免500万元资金损失。工作室并未止步于个案止损,通过对该案的深度研判,精准排查出167名潜在受害人,通过二次预警劝阻,有效阻断多起大额诈骗风险。
尖兵领航专业赋能
预警劝阻有“实战硬招”
从反诈“新兵”到“浙江省十大反诈卫士·预警劝阻员”,民警蒋施媛的成长正是工作室专业化建设的缩影。为应对不断迭代的诈骗手法,她潜心钻研全国各地高发、新型诈骗案例,并于2023年初牵头组建“蒋讲反诈”专业劝阻队伍,精心编写《精准预警劝阻工作手册》,从话术技巧、心理干预到规范处置流程都进行了详细讲解,为一线劝阻人员提供系统化、实战化指导。
依托数字化改革与公安大脑建设,工作室练就了“精准研判、快速找人”的硬功夫。通过构建“分局-派出所-社区”三级合成作战体系,实现预警劝阻全程闭环。此前,一名预警对象因深陷“冒充公检法”骗局失联,工作室民警通过多维度综合分析,在其转账前最后一刻赶到现场,成功切断其与诈骗分子的联系。截至目前,工作室深度分析预警线索28.8万条,精准研判明确潜在受害人,有效防控市民受骗。
跨界协同齐抓共管
行业反诈有“联动新招”
“反诈不是公安一家的事,得让银行、通信、社区都动起来,才能筑牢坚固防线。”蒋施媛道出了工作室推动反诈工作的核心思路。为此,工作室创新构建“1+7+N”反诈工作体系——以“蒋讲反诈”工作室为枢纽,将专业力量辐射至7个派出所,联动社区网格及银行、通信、邮政等N个行业单位,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反诈合力。
工作室定期组织行业单位开展业务交流,制作标准化反诈处置导图、开发精品微课,通过“送教上门”培养专业劝阻人员,目前已组建起一支311人的专业劝阻队伍。今年8月,三江派出所民警金科联合辖区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成功劝阻一起针对老年人的存款诈骗。由于处置迅速、协同高效,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点赞报道,成为“警银联动反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