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风采 | >文学作品 |
老捣臼
施新标(磐安县公安局)
老家祖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木作四合院,仰赖太公于民国初期建造。院落三进三出,南北通透、宽绰疏朗,四面房屋互有游廊连接,起居方便。爷爷四兄弟成家后于此繁衍生息,后世子孙共居宅门,家风鼎正、互融共洽,自成天地。
院内有老井一口,井底无淤,水质常年清冽、久旱不枯,取名“莲花”。井旁,立有青石老捣臼一只,高约米吧,臼身舂痕累累,古朴沧桑,是建房之时专门为了舂捣粮食、制作食物而设。这老井与老捣臼,不仅为院内院外之人提供了生活所需,也为院落增了一抹宁静与雅致,添了意境。
那厚重的捣臼,如同老人般的存在,留着对过往岁月的无声铭记。每一天的日出日落,每一轮皎洁的月光,每一场淅沥的春雨,都在其表面留下深深的痕迹,见证了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点滴。每当生活中需要它时,这看似沉寂已久的捣臼便会瞬间苏醒,焕发出蓬勃活力。
老家,逢喜事有捣麻糍的习俗, 这捣臼可谓是悲欢离合的见证者。其间,传出阵阵捣麻糍的咚咚声,不仅仅是劳动的音符,更交织着乡土气息与人文情感 ,也看见村民的纯朴。
在大喜的日子里,捣麻糍象征着团圆美满和甜蜜喜悦。亲朋好友们围聚一堂,舂制麻糍,分享着彼此的欢笑与祝福。那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麻糍,既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也是凝聚欢庆情感的绝佳载体。而在悲伤之时,捣麻糍同样以其独特的方式传递着亲人追念、共情的力量。借此哀思、缅怀故人,将悲痛化为对逝去的敬畏与珍视,尽管这时捣臼发出的声音带着些许沉重,但它仿佛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将悲痛转化为另一种坚韧的力量,激励生者继续前行。
从捣臼里舂捣出的每一臼麻糍都蕴含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每一次的舂打都在讲述着人间烟火的故事。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进进祖宅,看看那口老井、摸摸那只老捣臼。看着摸着,眼前出现长辈们舀取井水清洗臼窝,填上蒸熟的糯米,挥动沉重的石锤对着它一下下有力舂击的情景。那坚硬如铁的石质表面在舂击瞬间迸发出生活的韵律与节奏,如同清泉般倾泻而下,演绎着一曲对喜辛生活的赞歌。
绿苔莲花井,苍朴石臼青。楼角日影斜,舂捣起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