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警务信息 >要案点击

警务融青绿 汤溪派出所的守护密码

来源:宣传处(新闻办) 发布日期: 2025-07-24 08:46      浏览次数:

夏日的金华汤溪,九峰山麓的厚大溪潺潺流淌,万亩茶园翻涌绿浪。民警韩立带着急救包穿行在山林间,防火警示牌在晨雾中清晰可见——这幅“藏蓝守护田园翠”的画面,正是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汤溪派出所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汤溪派出所以生态警务为抓手,构建起“预防—发展—科技”三位一体的绿色守护体系,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山区乡镇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生态网格筑牢安全防线

“九峰山路标完好,未发现火险隐患。”清晨6时,生态警长方文春通过对讲机向“绿野守护者”服务岗汇报巡查情况。随着气温升高,汤溪各景区日均游客量突破2000人次,戏水徒步人群激增带来的安全隐患,推动警务模式升级。

汤溪派出所将辖区划分为35个生态网格,推行“全警入格、三定管理”机制——定格覆盖九峰山、厚大溪等重点区域,定人落实民警包联责任,定责明确生态巡查、隐患排查等6项基础工作。民警周峰的网格日志显示:“最近,在厚大溪沿岸劝阻游客野泳12起。”这种“网格吹哨、民警报到”的模式,使生态破坏行为处置时间缩短至20分钟内。

针对山区水域管控难点,汤溪派出所创新“水陆山联动”巡查机制:河面巡逻队手持喇叭劝离危险区域游客,无人机分队对深山林地进行热成像监测。这套“人力+科技”组合拳成效显著,2025年以来,景区安全事故同比下降60%,山林迷路求助事件减少48%。“上个月成功搜救迷路游客的案例,就是多维度防控体系的实战检验。”所长罗成杰翻开救援记录,写着仅用17分钟就锁定了被困者位置。

文旅融合激活绿色经济

“多亏派出所协调,民宿装修纠纷3天就解决了。”汤溪古街商户李先生的点赞,源于派出所搭建的“警民文旅议事厅”。这个由民警、景区运营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组成的共治平台,已调解各类纠纷47起,推动制定《汤溪民宿服务规范》,助力文旅产业从“单一观光”向“文化体验”转型。

汤溪派出所推出的“汤溪十警”品牌中,“枫警秀美·共富警务”与“花团警簇·生态警务”双轮驱动:在处理文化活动场地争议时,民警巧妙将婺州窑展示区融入空间规划,既解决场地纠纷又推广非遗;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期间,联合村社开展“生态课堂进万家”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收集群众保护建议25条。这种“警务搭台、多方共赢”的模式,让生态保护成为文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5年汤溪文旅收入同比增长35%,游客参与传统手工艺体验项目占比达62%。“现在游客不仅看风景,更懂护生态。”辖区警情同比下降15.31%的背后,是平安建设与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智慧警务赋能生态保护

“厚大溪12号区域发现疑似非法捕捞行为。”5月15日,智能监测中枢的预警信息刚弹出,巡逻民警就通过无人机喊话系统锁定了2名嫌疑人。汤溪派出所构建的“空天地一体化”防控体系,整合社会面监控,搭配警用无人机群,实现重点区域24小时动态监测。

“通过算法模型分析,我们将巡查警力精准投放到后半夜和偏僻河段。”副所长章家俊展示的研判平台上,生态领域案件热力图清晰标注出非法种植、捕捞的高发时段与点位。这套“大数据+网格化”机制成效显著,2025年以来破获非法种植案9起、非法捕捞案1起,涉案物品缴获量同比上升40%。

在九峰山智能监测点,太阳能监控设备正实时回传画面,AI识别系统自动过滤鸟类活动等正常场景,对人员异常聚集、车辆违规进入等情况即时预警。“过去靠民警徒步巡查,现在科技手段让守护半径扩大10倍。”技术员小王调试着后台系统,这套智慧防控网每年可为派出所节省巡查警力3000余人次。

站在九峰山顶俯瞰,藏蓝的巡逻身影与生态绿交相辉映。汤溪派出所的实践证明,当警务创新深度融入生态保护,既能守护好生态基底,更能激活“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转化引擎。正如罗成杰所说:“我们用警务蓝绘就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安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