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信息 | >要案点击 |
“警”防溺水,守护当“夏”——婺城公安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盛夏7月,热浪袭人,正是溺水事故的易发期、高发期。面对这一季节性安全挑战,婺城公安分局未雨绸缪,主动作为,联合职能部门、专业救援组织、公益力量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有效提升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织密水域安全防护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实战淬炼,锻造水上救援尖兵
应对瞬息万变的水上险情,专业能力是生命救援的基石。7月3日,婺城公安分局组织开展水上救生培训,采用“理论+实操”深度融合的模式,提升一线民辅警的实战救援水平。“看风向,稳重心,手腕发力要像甩鞭子。”来自巡特警大队的教官团队聚焦实战,系统传授绳包精准抛投、水中控制解脱与拖带等关键技能,参训人员在反复练习中力求“指哪打哪”。
“溺水者心脏骤停后,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心肺复苏是溺水救援中一个重要环节。”来自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和婺城区三合公益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带来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培训。
科技赋能,织密智能防控网
在婺江白沙溪段等重点水域上空,搭载高音喇叭的无人机成为独特的“空中哨兵”。
6月28日傍晚,无人机飞手在巡航中发现几名同学正准备下水,同时附近有家长带着儿童在戏水。飞手立即通过无人机精准喊话:“穿黑色衣服的同学,水深危险,请立即上岸!”“请家长看管好自己的小孩!”清晰响亮的警示声从天而降,有效劝阻了潜在的危险行为。
这正是婺城公安在传统人防的基础上,积极将科技应用于日常防范的生动缩影。婺城公安创新应用无人机技术,将其常态化部署在溺水风险较高的重点水域上空执行巡航任务。这些“空中鹰眼”不仅能够实时回传高清画面,让后方指挥中心精准掌握现场动态,更能在巡航中发现有人员接近或进入危险水域时,即时通过机载扩音设备进行高空喊话警示劝导。
更重要的是,这些“空中鹰眼”并非孤军奋战。它们与地面巡查人员紧密联动、信息实时共享,构成了“空中巡查+地面宣防”的立体防控模式,这一模式极大地延伸了监管的时空触角,显著提升了预警响应的时效性,让安全防线更加严密高效。
教育固本,筑牢安全思想堤坝
防范之要,在于未然。婺城公安深知,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坝,必须从源头浸润安全意识。为此,各派出所将防溺水宣传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校园、社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扎实的宣教活动。
在校园阵地,宣教活动尤为注重趣味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暑假前夕,城西派出所社区民警程云星在环城幼儿园开展主题宣讲,运用图文并茂的课件与适龄化语言,科学阐释私自戏水的潜在风险及辨识危险水域的方法。为强化记忆与实操性,他还现场教授自编的防溺水手势指令,并组织模拟呼救演练,在互动中引导幼儿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初步的自我保护反应。
在社区层面,更强调互动体验与技能掌握。6月28日上午,琅琊派出所联合镇政府、红十字会、琅琊小学及蓝盾救援队举办了“守护生命之美 远离溺水之危”活动,突破单一的理论宣讲模式,以“理论+实践”模式,让防溺水安全知识入脑入心,真正转化为实用的自救互救技能。
防溺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公共安全工程,需聚沙成塔之力。婺城公安以“专业为基、科技为翼、教育固本、群防聚力”的多元实践,回应了盛夏时节的迫切安全需求,织就了一张守护生命的安全网,让水域安全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