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信息 | >要案点击 |
057068的最后一班假期岗
“057068,这里是……”义乌市公安局稠江派出所老民警郑圻华的对讲机里,传来熟悉的呼叫声,声音来源于单位部门同事。
“五一”假期,郑圻华没有休息,他戴上“平安义乌”红袖套,走在巡逻值班队伍的最前面。此时,距离他退休还剩不到30天,老同事们向这位即将退休的老民警献上敬意和祝福。
郑圻华回复:“057068郑圻华,收到。”
巡逻,是郑圻华的老本行。从警以来,他先后在多个基层派出所和巡特警、看守所以及户政窗口单位工作。8年的巡特警大队工作经历,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当年,我和队友每天骑着自行车执勤,路面巡逻、为民指路、解答咨询、寻找走失儿童老人……”
2005年,39岁的郑圻华调任户籍窗口。彼时户籍政策尚未完善,大家在政策理解和把握上时有偏差,“转行”后的郑圻华感到肩上担子很重。他认真钻研,四处讨教,结合实践案例,每周召开专题会进行讨论,提高民辅警的业务能力。
几年下来,郑圻华成了省内业务精通的专家能手。在全省出台户籍相关规范前,郑圻华曾应省公安厅业务主管部门邀请,在全省公安机关办证中心主任业务培训中授课。后来,他又多次参与全省户籍政策修订和完善的座谈。郑圻华在窗口一干13年。
2018年2月,郑圻华从中层岗位退下来,成为稠江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郑师傅”。他没有歇一歇的想法,接下了派出所里担子最重的信访工作。“群众来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必须更加用心做好。”
去年5月,湖南人罗女士因情感纠葛多次报警,并投诉民警“不作为”。郑圻华介入后,一次次不厌其烦约谈,运用法律知识和沟通技巧,推动罗女士与家人达成和解,消除了风险隐患。“老郑师傅,我就信你,也最服你。”事后,罗女士对郑圻华充满感激。
“每一次老郑师傅参与的接访,没有群众打‘差评’。”在领导眼里,郑圻华信得过;在同事眼里,郑圻华靠得住;在群众眼里,郑圻华聊得来。今年1月至4月,郑圻华参与化解疑难复杂信访7件,协助化解信访积案5件,接访满意度100%。
临近退休,郑圻华依然活跃在一线。“不舍得这身警服。”从警40年,郑圻华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为社会打上了“平安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