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信息 | >要案点击 |
婺城公安护航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再升级——小杨工作室让“问题清单”变“服务清单”
今年以来,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持续深化“共富警务”,迭代升级“项目警长2.0”,紧盯项目建设所需所忧、项目周边治安防控、外来务工人员办证、矛盾纠纷化解等问题靶向发力,积极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助力项目高效推进。
走进金华铁路枢纽扩容工程雅畈编组站项目部,小杨工作室内的上墙清单格外醒目。这个以项目警长杨成亚名字命名的小杨工作室是雅畈派出所聚焦辖区重点项目工程搭建的警企沟通平台,涵盖矛盾纠纷排查、风险预警、应急响应、警情处置等。民警将服务清单拆解为多个项目单元,不同团队依据挂图指引,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高效联动。清单上不仅标注了每项服务开展情况、治安防控重点,还详细记录着工程进度、用工需求、材料运输等各类信息。杨成亚介绍:“我们现在不仅要管治安、强服务,更要懂工程、懂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成为项目建设的‘自己人’。”
“多亏了小杨工作室的协调,工程才能顺利推进!”3月24日,辖区某工程项目负责人李经理向项目警长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原来,不久前部分务工人员因工资结算问题与承包方产生矛盾,一度影响施工进度。李经理第一时间通过“E家警”警企联络群向项目警长求助,杨成亚得知情况后,立即联合相关部门介入,仅用半天时间便促成双方达成协议,确保工程如期进行。
服务过程中,项目警长积极挖掘项目部管理层、有一定威望的班组长及来自各地的工人中亲和力强、善于沟通的代表,组建“乡音”矛盾纠纷调解小队。一旦发生矛盾纠纷,调解小队迅速联动展开处置,成立以来超半数的矛盾可以化解在项目部或工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除了矛盾调解员,项目警长还扮演着法律顾问、安全专家、沟通协调员等多重角色。3月27日上午,雅畈派出所接到风险提示:某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现场有外来人员滞留。项目警长杨成亚第一时间指令值班安全员老张前往核查,发现滞留人员是当日送货的建材商,因卸货问题延误了离场时间才引发预警,经协同处置,及时消除了隐患,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10分钟。
这是该局与辖区一智能科技服务公司联合搭建的智能感知系统在发挥作用。系统包含了实名制、安全监测等多个模块,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可以精确掌握项目施工进度、人员安全等信息,进一步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此外,婺城公安创新推出“一扫一听一看”智慧共治模式,依托“E家警”工作机制打通警企沟通“最后一公里”,实现问题即时响应、风险提前预警。项目负责人及工友们扫码即可添加警长微信,实时在线求助或咨询法律问题。每日,项目警长都会在群内推送反诈提示、安全规范、警示案例短视频等内容,以可视化宣传强化普法效果,提升警务服务效率。
如今,公安护航已融入重点项目建设的每一环节,有问题找警长已成为工友们的常态。今年以来,已累计提供服务、咨询600余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4起,辖区涉企警情同比下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