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警务信息 >要案点击

“祖传金饰”掺三成“铼”——婺城警方打掉制假诈骗团伙

来源:宣传处(新闻办) 发布日期: 2025-10-16 09:38      浏览次数:

近期,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成功破获一起制作、销售掺假黄金饰品系列诈骗案,打掉一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为辖区多名黄金回收店店主挽回经济损失15万余元。目前,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黄金回收店接连遭遇“假黄金”陷阱

今年6月,婺城公安分局城东派出所接到辖区某黄金回收店店主王女士报警,称其在回收黄金过程中被骗。据王女士描述,6月初,一对自称“王某”的夫妇以其“祖传金饰”急需变现偿还债务为由,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她出售金饰。王女士按行业惯例使用喷枪灼烧检测,未见异常后便完成交易。然而,当王女士欲将回收饰品转售至外地市场时,经专业仪器检测发现,该批饰品黄金含量仅为70%,重金属“铼”的含量竟高达30%。意识到被骗的王女士立即报警。随后,警方发现辖区内还有多名黄金回收店店主遭遇了类似骗局。

深挖细查斩断制假售假犯罪链条

办案民警通过深度研判和线索摸排,发现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制作销售掺假黄金团伙,涉及原料采购、掺假加工、外出销赃等多个环节。经缜密侦查,民警逐步摸清了该团伙的组织架构、人员分工、作案手法及藏匿窝点。7月25日,婺城分局刑侦大队联合城东派出所一举抓获以王某、徐某为首的6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一批制假工具及已制成的掺“铼”黄金饰品300余克。

经查,王某原从事黄金首饰加工,因经营不善欠下债务。在得知金属“铼”外观与黄金相似,价格却仅为黄金约三十分之一后,便伙同徐某等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制假工艺,将“铼”掺入黄金饰品中冒充足金。该团伙利用自身人脉,拉拢多名无业人员,以“祖传金饰”“急用钱低价出售”等诱骗店主,利用传统火烧检测法难以识别“铼”的特性(“铼”熔点极高,普通火焰灼烧不易变色)实施诈骗。

黄金回收交易需警惕新型掺假

警方提醒黄金回收从业者及消费者,当前金价高位运行,需警惕不法分子利用稀有金属进行掺假的诈骗手法。金属“铼”“钨”等因密度、延展性与黄金接近,熔点甚至高于黄金,传统火烧、称重、观色等方法难以有效识别。商家在回收黄金时,务必提高警惕:1. 切勿贪图便宜,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急售”黄金保持高度警惕。2. 强化专业检测,务必使用专业检测仪器(如X荧光光谱仪、密度测试仪等)进行多维度验证,仅凭火烧法存在较大风险。3. 核实身份信息,对出售者身份及黄金来源进行必要核实登记。同时,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应选择正规、有信誉的品牌金店或商场专柜,索要正规发票和质检证书,避免因贪图便宜或在不正规渠道交易而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