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公安要闻

“一站式”办案 “跑”出法治公安建设“加速度”

来源:宣传处(新闻办) 发布日期: 2025-01-09 09:33      浏览次数:

23项业务“一站式”办理,民警办案平均用时下降20%,刑事犯罪人员从到案到送看守所羁押平均减少12个小时,“一站式”审结刑事案件65%。

去年9月,义乌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试运行以来,紧扣“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围绕“集约化办案、全流程监管、一站式服务、专业化支撑、一体化协同”功能定位,推进案件专业办、集中办、合成办、智慧办、安全办,“跑”出义乌法治公安建设“加速度”。

重塑“一站式”服务打造执法办案“大本营”

办案民警“下单”,中心提供集约化服务。中心聚焦办案“一件事”,提供人员预约、陪审攻坚、集中送押、文书邮寄与代送等23项服务保障事项,为办案民警提供最强支撑,实现减负增效。近日,稠城派出所破获一起盗窃案件,办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带入中心后,通过一键服务系统下单,中心20分钟内即完成嫌疑人背景审查、案件串并等研判。

中心还最大限度统筹警种资源,组建刑事打击队、危险驾驶办案队、审讯攻坚队等专业团队,实现“团队打团队,专业打职业”新型办案模式,全面推进案件集中办、专业办、合成办。试运行以来,中心共计收审嫌疑人977名,办理刑事案件400余起,集中送押345人。

作为执法培训基地,中心还注重对新警的培育指导,通过实行“新警—骨干—专家”梯队式建设,定期举办“执法砺剑”培训活动,开设“沉浸式”审讯观摩区域等,带动新警快速成长,帮助执法薄弱民警补强。

强化全流程监管织密执法规范“安全网”

执法安全是提质增效的重要前提,中心搭建“执法巡查+数字督察”双监管通道,紧盯警情、案件、人员、涉案财务等重点执法管理环节,建立“问题发现、指令纠正、整改反馈”闭环管控流程,倒逼执法质量提升,累计发现并整改执法问题440余个,实现执法问题闭环整改完成率100%。

犯罪嫌疑人一旦进入中心,便进入一个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的音视频监控区域。通过智能手环,工作人员可实时感知嫌疑人异常状态。“直到审讯完毕,嫌疑人离开,办案民警的执法行为受到全程监督,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依法保障。”义乌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楼春南说道。

为从源头把好廉洁执法关,义乌公安还推行刑事强制措施适用告知家属工作机制,通过法制案件审核、电话回访嫌疑人家属、违法违纪线索传递等方式强化监督。目前,已送达告知书3539份。

聚焦协同化作战创新轻罪治理“新路径”

“轻微刑事案件,以前从公安机关侦查到检察机关审查再到法院审判,需要几个月时间,现在公检法协同办公,无缝对接,省时省力。”入驻中心的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也深有感触。中心不断优化侦监协作工作机制和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推动刑事轻罪案件流程简化、类案专办、速办速裁。

目前,义乌市检察院、法院专人入驻中心侦查监督与协助办公,依托“警检+”平台,做实公检法联席会议,减少捕诉争议。目前,已累计开展疑难案件会商4次共9案,有效实现检察监督与执法办案质效双提升。同时,中心设立法庭羁押室、速裁法庭,认罪认罚从宽、刑拘直诉、不起诉宣告、刑事速裁等诉讼活动可直接在中心开展。

在推进执法改革中,中心在聚合司法资源、凝聚法治合力等方面,作用日趋凸显。如联动检法、妇联、团委等部门,推出“保护少年的你”项目,针对涉案未成年人推出办案见证、朋辈帮教、定期回访、定制关爱等工作。去年共跟进帮扶11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