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警务信息 >要案点击

逐“绿”生“金”,生态警务助力乡村振兴路

来源:宣传处(新闻办) 发布日期: 2025-01-23 09:35      浏览次数:

白鹭翩跹的杨溪湿地,蜿蜒崎岖的铜山古道,气势恢宏的岩宕集群……永康市舟山镇的美丽乡村好风光,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自全面开展生态警务以来,永康市公安局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落实保障生态经济价值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公安增值化服务。

警务前移,打造基层生态治理新防线

舟山镇是永康市石柱派出所下辖最远的乡镇,为了能够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服务,2020年以来,石柱派出所陆续在舟山镇设立了舟山警务站、新楼警务站、杨溪水库警务站,社区民警、辅警前移至乡镇办公,全面做好巡逻防控、纠纷化解、生态修复、服务群众等工作。

刚成立警务站时,常常会收到群众的举报,称夜里总会有车开进村里倾倒建筑和生活垃圾,昔日的采石场变成了垃圾山,住在附近的村民苦不堪言。了解情况后,石柱派出所迅速成立了生态巡逻队,与村干部一起设立禁止倾倒垃圾的警示牌,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和劝阻。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非法倾倒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

石柱派出所负责人介绍,警务站运行至今,不断调整优化职能体系,科学配置警力资源,如今已逐步成为生态警务的前哨站,不仅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保护生态也更方便了。

协同共治,激发生态文旅发展新活力

10多年前,基于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号称“条石之乡”的舟山镇全面关停所有采石场。杨溪水库水源保护区内,废弃的采石场留下了一汪汪清澈碧绿的人工岩塘和一座座恢宏壮观的山崖岩壁,形成了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大型岩宕群。为了更好地帮助开展采石场遗址的生态修复和隐患排查工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警务站的民警、辅警也加入到了这场乡村共富道路的探索中。

2024年,石柱派出所在辖区内设立生态警长6名,吸纳护林员、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组建生态义警队伍,高效整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部门组建生态共治队伍,推动生态保护由“分管”向“共治”转变。一年来,共治队伍开展巡山巡水50余次,生态宣教20余次,动物救助10余次,调处土地、山林纠纷10余起。

“近两年,原本废弃的采石场变成了网红旅游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每个节假日都会有警察带着义警们雷打不动地过来担任交通指挥员、安全劝导员、环境保护员,真是帮了我们村不少忙!”舟山镇里木坦村书记感慨道。

科技赋能,探索生态保护智治新模式

“别看这水面平静,最深处有30余米,拍照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垃圾随手带走,共同守护这绿水青山。”1月14日下午,民警徐文波通过综合指挥室的智慧大屏发现岩宕群的人流量激增,便立即带领生态义警队赶往现场,一边对游客进行劝阻,一边呼吁群众保护生态。

作为舟山镇片区的“生态警长”,徐文波见证了这场生态蝶变,聊起自己的辖区,他如数家珍。“村里没修路前,去岩宕巡逻一圈要花上大半天,现在不仅车巡方便,还联合乡镇用上了无人机,进行巡逻防控、喊话劝导、生态监测、突发救援……警务工作更高效了。”

眼下,正值冬季森林防火关键期,一架警用无人机缓缓升空,开始日常巡林防火工作。通过全方位拍摄和实时传送的林区影像,民警可以清晰地捕捉林区各种动态信息,对周边山林实现全流程巡查。

“我们将持续以生态警务为引擎,追求实现共富目标,让乡村的山更青、水更绿,生态旅游更红火。”石柱派出所所长胡海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