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信息 | >要案点击 |
以“警”色护“古”色——“文保警官”一颗初心守历史文脉
兰溪市的一座小镇上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历史文化村落,2处中国传统村落。踏足于此,能感受古村新韵,文脉悠悠,这里便是兰溪市风情小镇——黄店镇。
兰溪公安传承和发展“人人都是文保员”的模式,全面推进“文保警官”制度落实落细,黄店派出所发扬传统文化与“共治、共富、生态”警务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不断做好文物保护,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合力筑牢保护文物安全的铜墙铁壁。
专职+专业,精准守护文保单位安全
“文保警官”是指在“人人都是文保员”总体框架下,公安机关积极参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民警。在总结提炼原有文保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公安工作和职责,放大履职优势,持续提升兰溪文物保护工作辨识度。
民警应龙雨是黄店派出所选拔出的第一批“文保警官”,如今的他,对芝堰古村落的文化了如指掌。他说:“这里有明清建筑28座,代表性建筑有‘衍德堂’‘孝思堂’‘光裕堂’等,能够守护这些历史建筑,有一种自豪感。”
兰溪公安建立“市公安局—派出所—村(社区)—文保单位”四级“文保警官”体系,由各派出所“一把手”担任所在辖区的“文保警官”,负责统筹本辖区的“文保警官”整体工作;派出所民警担任责任区的“文保警官”,负责责任区内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工作。
2024年,黄店派出所又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通的民警担任“文保警官”,专门负责文物安全保护的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通过精心制定科学的巡逻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对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严密守护。“黄店辖区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悠久,我们结合辖区实际,紧紧围绕全省公安机关‘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建设,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推进‘文保警官’机制走深走实。”黄店派出所所长叶鹏说。近年来,黄店派出所一直加强与文物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制定保护措施,实现精准施策,有效提升了文物保护工作水平。
民警+义警,打造文物保护“共治”格局
“大家在开展巡逻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古建筑自然侵蚀、人为破坏、踩点等痕迹,消防检查不能松懈,同时,要提醒游客文明游览……”每天一早,黄店镇上唐村“文保警官”毕敏就带领义警队伍在村里开展巡逻检查工作。一支由热爱家乡、热心公益的群众组成的“文保义警”队伍,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宣传、巡逻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有效提升了文物保护的联动共建水平。他们身着红马甲,穿梭在古村、古街及各个文保单位之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仁山书院是金履祥晚年讲学之地,这里展示了金履祥理学文化内容……”“文保义警”徐阿姨是土生土长的桐山后金村人,在日常工作中,不仅积极参与文保工作,还常常为大家讲解文化知识,进一步构建了“警民共治”的文物保护网络,有效拓宽了文物保护的覆盖面,以整体视角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联动共治。
传统+科技,深耕“主防”责任田
“在文物犯罪打击这方面,我们坚持零容忍。”叶鹏说,今年,黄店派出所积极推进“前端补盲”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对文保单位逐一进行现场走访,确保监控探头高效安装,实现对文保单位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
鉴于当前文物犯罪跨区域、职业化、团伙化日益突出的特征,黄店派出所充分发挥“传统+科技”手段,利用无人机高空巡查,定时定期对复杂地形和地面盲区进行有效监控,帮助巡逻队伍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通过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以大数据赋能文物保护工作,提高文物保护实效、形成文物违法犯罪打击合力。
去年12月,黄店派出所便在相关部门协助下,成功预警并破获了一起盗窃文物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