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441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03-01 14:48      浏览次数:

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金华数字经济企业银行账户冻结援助中心的提案》收悉,经金华市公安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部分数字经济企业与诈骗资金发生关联,导致相关企业账户出现被冻结的情况。为切实推进打防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维护数字经济企业的合法权益,责任部门积极探索,努力解决相关账户冻结问题,现将工作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高标准谋划部署。一是精心组织,建强工作体系。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召开专题学习部署会议。陈龙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并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永波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四组”。今年,全民防诈骗“走心”工程列入2021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全域反诈”纳入全市社会治理争先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综合治理,实行“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考评”,将社会治理争先成绩单作为市直单位和县(市、区)年度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考评重要依据。二是密切协作,凝聚工作合力。根据工作实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从29家增至43家,增设市委组织部、市商务局、市工商联、市妇联等单位,增列在金11所高(职)院校,进一步凝聚齐抓共管合力。公安机关切实扛起主力军担当,将反诈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强势推进,构建“全警反诈”格局,成立由“一把手”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八组”,八个功能组由分管局领导任组长,警种“一把手”任副组长,将反诈工作列入全市公安工作综合考评。反诈中心成立“综合治理组”、“精准预警组”、“研判打击组”三个专班,建立健全接警处置、预警分析、宣传防范、研判打击一体化工作机制。三是强化督导,倒逼工作落实。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将全民防诈骗“走心”工程作为今年的重点监督议题,并于4月29日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专题询问会,助力打好攻坚战,询问会全程网络直播,财政、教育、公安、民政等12家单位参加应询,市公安局满意度测评位居第一名。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监督、跟踪监督,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市联席办用好“二十六条”刚性举措和督导检查、通报点评、红黄牌警示及挂牌整治等五项机制,常态督导跟踪问效,倒逼工作落实。

二、精准“预警宣防”,全方位构建宣防体系。一是全面营造“宣传防范”声势。县市联动,网上网下同步,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反诈宣传防范工作,营造“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各地高规格成立宣防领导小组,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强化网格员宣传培训,开展“警格+综治网格+金融(企业)网格”扫街扫楼宣讲活动。成立百支反诈宣讲队,开展百场面对面大宣传;开展“学史力行 服务群众 全民反诈 红雁先行”“你我同心、反诈同行”“星火反诈”等主题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心防意识。二是建立联动劝阻机制,确保形成工作闭环。借鉴疫情防控“精密智控”经验,联合多警种组成精准预警劝阻工作专班,建立市县所三级联动劝阻工作机制,按照“专班统筹、警种联动、精准推送、分类劝阻、属地处置、强化监督”原则,高效开展精准劝阻工作,实现7×24小时高效运转,分类限期完成上门劝阻,确保每一条预警信息都及时阻断并形成闭环。三是主动挖掘数据潜能,分级分类预警劝阻。组建反诈数据赋能攻坚小组,利用大数据精准刻画本地易受骗群体,定期推送属地职能部门开展针对性宣防工作。如5月12日,反诈工作专班通过预警模型发现金东区某公司财务人员正被犯罪分子诈骗,立即启动精准预警劝阻联动工作机制,一小时内成功劝阻,避免企业损失1000余万元。

三、强化“综合治理”,全链条打击电诈犯罪。一是织密筑牢风险防控网络。市公安局、人民银行金华市中心支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建立打击治理利用银行账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合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线索研判、联合惩戒,共关停可疑账户9042户,惩戒人员217人,排查可疑空壳公司2400余家。三大运营商依托风控模型,自主排查可疑手机号码3.2万余个,关停嫌疑号码3万余个。二是深化账户信息监管“三项机制”。加强银行网点与派出所的快速联动,深化风险信息快速处理机制、可疑线索快速移送机制、网格化宣传机制,对账户异常交易行为做到“早预警、早干预”,坚决斩断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条,实现精准打击。三是关口前移打击“两卡”。公安与人行联合开展打击“两卡”专项行动,开展打击“两卡”专项行动,前置“断卡”关口,最大限度扩大打击战果。行动以来,共打处“两卡”涉案团伙180个,抓获人员1997名,查获银行卡3296张、手机卡3054张。四是重拳打击典型犯罪。统筹推进各类专项行动,实行百万元以上案件领导“分片包干”,不断掀起打击高潮。全市1-4月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1634名,破获本市电诈案件353起,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730名。五是全力打击跨境犯罪。纵深推进专项打击行动,成功侦破“12·30”特大跨国投资平台诈骗案,打掉位于柬埔寨的境外诈骗团伙,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次集中收网,实现境外窝点境内“回流打”,成为全国“教科书”式案例。

四、强化“协作报告”,全力以赴探索施策。一是积极向上报告,争取有利政策。4月19日,由公安部、商务部联合组建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省公安厅也多次来金指导,共同研究解决举措。金华市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分析研究,市领导在全国“两会”期间以代表建议形式向国家部委进行呼吁。金华市公安、金融等部门也通过各自条线向国家部委、省厅(局)多次汇报,全力向上争取有利政策。二是探索建立银行账户冻结解决机制。在义乌市试行银行账户解冻援助中心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由经信局、商务局等部门牵头研究相关问题,公安、人行等部门参与,探索建立银行账户冻结解决机制,全面收集账户冻结信息、宣传规范贸易收付款行为、引导合理合法申请解冻、集中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和防止趋利性执法。三是加强境外采购商诚信体系管理。探索实施外国人信用体系,围绕创新设立的“外籍商友卡”,持卡外商可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小额存储、支付等待遇,同时也接受相关管理,下步将对多次利用地下钱庄汇款、欠款不还等信誉不良的境外采购商采取信用扣分、列入采购商黑名单等措施,倒逼其规范结汇。四是探索创新自贸区外汇结算政策。在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支持下,义乌出台了“外汇八条”,允许经商务部门备案后的境外采购商开立个人结算账户;今年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改革赋予“小微企业与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与“个体户(境外采购商)”同等外汇政策,实现市场采购贸易主体“全覆盖”,有效解决部分个体户和小微企业的结算难题。同时,我市正在积极探索新型易货贸易服务平台模式,推动小商品出口与大宗物资进口通过易货贸易方式结算。五是加强协作,规范资金冻结工作。近期,国家层面充分认识到规范涉诈资金冻结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稳慎冻结账户,强调区分“涉案账户”和“关联账户”,尽量使用限额冻结,慎用“只收不付”的冻结方式。该项举措,有效畅通了企业银行账户冻结合法解决途径,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感谢您对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金华市公安局

2021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