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行政执法年度报告 |
金华市公安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3年,金华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这一主题主线,以示范引领姿态高定位、高标准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市局获评全国经侦五星级情报导侦联勤分中心、全国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全省“八五”普法中期成绩突出集体,公安信访工作、路地警务融合、海外利益保护等工作得到王小洪部长充分肯定。公安机关法律知识抽测全省第二,执法主体能力建设工作经验在全省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会议中作交流发言。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
(一)持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市局党委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点内容,严格按照《金华市公安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第一议题”制度要求及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中心组学习的要求,认真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相关内容的学习,2023年市局共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6次,开展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32次。
(二)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按照《金华市公安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定》,先后4次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副市长、公安局长徐建役两度出席并发表讲话,在第四次会议中,市局全体党委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局局长,市局机关各部门“一把手”参加,自上而下营造了“重视法治、狠抓法治”的浓厚氛围。常态坚持党委会议学法活动,全面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以“关键少数”的以身作则、表率示范引领推动规范执法。
(三)全面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依托金华公安门户网站发布信息2842条,其中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信息1150余条。召开新闻发布会3场,直播活动10场,组织媒体集中采访3次。做大做强市局融媒体中心,精简保留微信、微博、抖音、知乎等政务新媒体账号50余个,关注人数超2000万,其中7个账号获评中央政法委“四个一百”优秀账号。
二、积极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全力护航经济稳定发展
(一)精准落地涉企服务措施。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二十三条举措”“惠企便民十六项措施”,建立11个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61个出入境服务企业联系点、11个企业商务专窗、108个为企服务警务站,全市109个公安拍照点位实现“一窗通拍”全覆盖,外国人“创业无忧”改革获评全省营商环境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二)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打击侵害企业利益“护航”行动,侦破侵企犯罪案件180多起,挽损1.2亿多元;侦破知识产权领域案件82起,其中部督案件10起,永康“1·25”案件被公安部评为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10大典型案例,市公安局获评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三)依法落实宽严相济政策。健全完善涉企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依法落实企业轻微违法“首违不罚”,今年以来,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者或关键岗位工作人员采取非羁押强制措施数、企业及企业员工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数,分别同比上升32%和200%。严格慎用涉企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依托国家反诈大数据等平台解除冻结资金3亿多元,全市整体冻结率全省最低。
三、进一步强化防范治理措施,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一)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围绕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涉黑恶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严打高压态势,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万多起,民警人均移送起诉数居全省第一,扫黄打非工作领跑全省。
(二)持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紧盯公安部“四个一批、四个严防、两个确保”目标,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整治、护航亚运集中攻坚、攻坚决胜大会战“三大战役”等系列专项行动,通过“日工作、周动态、月比拼”晾晒、重点任务交办、启动“雷霆”系列统一清查等方式,迅速联动形成强大合力,全市治安、刑事警情实现双降,专项行动成效居全省第一。
(三)不断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创推“五定三十”严管机制,累计完成283处省级、市级道路交通隐患点标准化治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实现“六连降”。强化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居住出租房“两张清单”,打击涉火灾隐患违法犯罪成效全省第一。牢固树立校园安全第一工作理念,选派中小学法治副校长353名,全市中小学配比100%,积极开展以反欺凌、反拐卖、防性侵、防溺水、防诈骗、防交通事故等为内容的法治安全教育。
四、常态化开展整治提升,不断夯实执法基层基础
(一)严格落实执法“三查”机制。围绕执法服务、执法管理、执法监督三大功能,实体化运行市级执法监督中心,积极推动市、县、所三级执法监督管理体系成熟定型,依托网上执法巡查、检察监督核查、信访案件评查“三查”机制,常态化开展高频率、全覆盖执法检查,针对“三查”发现问题短板每月下发执法巡查通报并报送局领导参阅,2023年市局累计下发执法巡查通报12期。自主研发并全省推广应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办案在线翻译共享平台,有序推进数字法治建设推广。
(二)靶向落实顽疾专项治理。大力开展为期半年执法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对今年以来警情、案件、涉案人员和财物开展“地毯式”排查,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配套制定执法安全“六个必须”和执法重点环节安全工作指引,全面落实人员出所书面审批制度,以刚性标准和细化要求全面提升全警执法安全底线意识。针对市委政法委第一政治督察组反馈意见,组织市局机关及江南分局开展执法办案顽瘴痼疾“三查”行动,累计排查纠纷警情、涉案警情、重点案件3.8万余起。先后赴金东、义乌、永康、武义等4个县级公安机关16个基层所队开展执法帮扶指导。
(三)全面提升执法主体能力。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导向,深化新警培育机制2.0版,实行品行警师、业务警师“双警师”制,创推“跨区换岗交流”机制和“两端三色五机制”干部考核选拔培养体系,加强“警企合作”“校局合作”,先后与刑警学院、人民警察大学等院校和阿里、海康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汇编2022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42起正面典型和反面警示的典型指导案例,编印4300册分发全警学习。组织县级公安机关局领导、市县两级中层干部、执法办案民警、法制民警共30人参加全省公安民警法律知识抽测,荣获团体第二。持续开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集中培训,2023年共有134名民警、辅警通过考试。
五、全面深化普法宣传教育,积极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一)开展立体化社会动员。立足线上、线下两个阵地,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安普法工作。在反诈普法宣传中,联合市平安办开展“迎亚运 防诈骗 保平安”反诈宣传活动,组建千名反诈宣讲团,开展万场反电信网络诈骗“六进”宣传,2023年全市共开展反诈直播230场,编发微信推文1700余篇,拍摄视频被国家、省厅反诈中心分别采用21个、174个,被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378篇、705篇。
(二)开展沉浸式全民宣教。利用“110”警察节、“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26”禁毒日等节点开展大型普法活动,先后举办“守护民安”“婺商平安直通车”“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等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打造金华市禁毒教育基地,开展系列禁毒宣传活动80余场,接待中小学生数万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发布金华禁毒消息120余篇。
(三)开展滴灌式警示教育。聚焦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按照“一企一村一校一教案”宣教要求,结合典型事故案例“送课上门”,做到精准靶向开展普法宣传。同时,在金华交警微信平台开设“曝光台”专栏,定期发布机动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并结合重点开展“炸街”“货车违法”等典型案例曝光。
回顾2023年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对新时代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新形势、新特点,面对法治金华建设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短板,如:执法基础有待提升,执法安全隐患仍未清底。2024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党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围绕“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执法责任体系”三项改革,持续深化“执法制度、执法办案、执法管理、执法培训、执法保障”法治公安五大体系建设,稳步提升全市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