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警营风采 >文学作品

八华来风

来源:宣传处(新闻办) 发布日期: 2024-01-18 09:45      浏览次数:

徐步文(东阳市公安局)

    地处浙中的东阳,人文底蕴深厚,素有“歌山画水”的美誉。画水镇的八华山,山上有处久负盛名的古迹——八华书院。文友多次提及,我也是心心念念。

因工作关系,虽然每年都要到画水镇多次,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无暇登临。寒风刺骨的冬日,同事凑我去八华书院看看,我欣然同行。

我们开车至半山腰,有块平地,只停着一辆车,显得有些空旷。

古色古香的驷马亭,这是古人前来求学,轿马停留之处。亭上有副联:“亦步亦趋弯弯曲曲无直径,不屈不挠端端正正有奔头。”而后,进入山门,沿着山道拾级而上。古道由石板铺砌而成,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也许是我平时爬山惯了,也许是心情兴奋,我的脚步轻,跑在了同行人的前面。

“八峰环绕翠柏联,朵朵芙蓉高插天”,可为八华山生动写照。听说八华山有十景,分别为:霁雪瀑、单旗嶂、飞虹径、观澜岩、来朋石、壮云峡、涵光池、流花涧、筛月台、振衣冈等。

路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更让夜咳多日的我,顿觉神清气爽。半途,我追上一位男子,他戴着棉帽拄着登山杖,虽素不相识,但登山人都会相视一笑问声好,以示鼓励加油。10多分钟后,我们就到达了坐北朝南的八华书院。

据记载,八华书院始建于元朝延祐元年(131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我们从侧门进入,首先看到的就是供奉许谦的厅堂,只见厅堂正中“道学名宗”匾额下,许谦塑像慈眉善目,仪态端庄。其左侧为江南名医朱丹溪,右为书院创始人许孚吉。名医朱丹溪,是义乌赤岸人,他研制的梨膏糖传承至今,秋冬时节防治咳嗽有奇效,至今造福乡邻。

先前,同窗介绍八华书院虽处深山密林中,但没有蜘蛛网。我特意找了找,果然没有发现蜘蛛网。究竟原因为何?竟无人作答,堪称一奇。

书院西南峰顶有一个明代建筑,名为“迎华亭”,上面书有“前对梅天文翠笔写我文章,后拥立地锦屏风堆我锦绣”的对联。这是许谦和弟子们手不释卷苦心晨读的地方。

书院东北角,有一座8层白塔矗立于松涛之中。近观,得知其名为“云华塔”,可惜塔门锁着,我们只能围着塔身转了一圈。

同行的伙伴说,半山腰有块“摩崖石刻”,也已年代久远。绕上小路,七拐八弯,直至停车处,也没看到。后向当地文化站的老师咨询,才知“摩崖石刻”只有一块岩石,体积不大,稍不留意就会错过。也许,我们过于留意脚下防滑而错过了它。

八华来风,风来八华。画水镇风景秀丽,其中古建筑最能体现画水镇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下山后,我们在画水镇新近修缮改造的“小镇客厅”里参观,这座四合院,由11间建于清代的古建筑组成,是一座天井式二层单檐抬梁式硬山顶建筑。幸运的是,我在此看到了“摩崖石刻”图片,弥补些许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