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风采 | >文学作品 |
难忘赣南之行
蔡伟华(东阳市公安局)
火红的7月,热浪和骄阳也阻挡不住我们炽热的情怀。今年7月,我与胡才高、曾毓琳、陈益林3位兄台,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前往曾兄的老家赣南。
出发前,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赣州是“红色故都”和客家摇篮。出发那天清早,曾兄驾车接上我们,而后从甬金高速东阳收费站上高速,转杭金衢高速,再从衢州转入江山市,经廿八都、仙霞关出浙入闽。之后,经过福建南平、泰宁、建宁进入江西广昌县、宁都、兴国,最后经11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抵达“千里赣江第一城”、江西南大门赣州市章贡区。
一路上,曾兄为我们介绍了赣州的各大名胜景点,客家文化知识及风土人情。到了赣州,才知道章江、贡江合并才叫赣江;到了赣州,才了解到千年不涝城市的秘密。赣州街头随处可见髙大茂密的榕树,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在蝉鸣声声的盛夏,为人们遮荫送凉。
令我感动难忘的是,曾兄82岁的岳母。老人家长得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独自一人居住。得知我们到来后,非要请我们去她家吃中饭,并亲手烧了好几道客家菜。席间,得知老人家一大早就下楼去菜市场买菜,然后拎菜回家洗、蒸、烧,整整忙了一个上午。
此次赣南之行,曾兄既当司机,又作导游,还兼任“总管”,我深深地被他超强的记忆力和广阔的知识面所折服。我们在游览赣州的多处名胜后,转而踏上了红色之旅。
第一站,梅岭。梅岭在大余县梅关古道上,“庾岭红梅”是当地著名的景观,在梅关可以看到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奇景。梅关是横跨赣粤两省天然屏障,这里山势险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陈毅元帅曾在这里打过3年的游击战,并留下《梅岭三章》的著名诗篇。
沿着悠长古道,我们一路寻找元帅的足迹,聆听曾兄讲述陈毅身处绝境犹从容淡定的故事。耳畔不时传来阵阵蝉鸣声,我明显感到自己体内的血液在加速流动。
当我们来到“三章碑”前时,临时决定拍一段我们每人朗诵一句《梅岭三章》的视频。我们饱含深情地朗诵,居然一次通过。胡兄当即原声上传发布,视频意外火得像当天的天气,浏览量和点赞量不断攀升。有网友留言——看了不下10遍。
从章贡区到于都县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参观者络绎不绝,不时有一批批佩戴党员徽章的党员和佩戴团徽的年青人出现在眼前。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我们决定再朗诵录制一首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并事先排练了多遍。
拍摄时,已近中午,空旷的纪念碑前热浪滚滚。我们前后请了三位游客,顶着烈日为我们一遍遍录制,其中一位来自福建的游客为找个好角度,竟然坐在滚烫的地面用心地拍摄,令我们感动不已。这个视频经配乐发布,浏览量点赞量超乎想象,有网友留言:“激情澎湃,看得我眼眶湿润了……”
九天行程,我们先后游览了赣江源头、赣州宋代古城墙、赣州市博物馆、客家文化城、江西客家历史文化博物院、大余梅关古道、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渡口、瑞金红井、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旧址群、宁都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等,行程2320公里。
欣赏了赣南的山水风光,领略了赣南客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我们追寻先辈们的足迹,在赣南的各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缅怀先烈。赣南之旅,令我收获良多,尤其是客家人的热情好客,我将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