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风采 | >文学作品 |
年轻人拒做“伸手党”
舒旭霞 (磐安县公安局)
最近听了一个新词“伸手党”,就是说一个人不会主动解决问题,具体表现凡事第一反应不是先思考怎么做,而是喜欢问他人怎么办,就等他人告诉他答案和所有步骤。
朋友给我举了个例子:假设你刚参加工作,接到一个任务负责策划一个活动。作为新人的你迷茫,然后灵机一动想到爸妈常说“有不懂就要问”,那么参加工作没有了校园里的老师,领导或者老同事就成了那个答疑解惑的“老师”。第一步:向老同事请教,你乖巧可爱有礼貌地请教问题,老同事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细心分享,讲得口干舌燥还生怕同不明白重点部分反复叮嘱并且将原先做过的案例资料打包给你。第二步:开始起草策划,在老同事那里得到大量信息后,着手开始做的时候却发现太难。望着成堆的资料,诶!不是有现成的吗?拿出了手机拨通了老同事的电话,通过电话手把手教你起草方案。第三步:策划有了雏形,在此过程中但凡碰到一点阻碍,微信、钉钉、电话直接提问老同事,就像你不知道袜子放哪时,打电话问你妈一样随意。策划中有需要别的单位协助的,你又一次找到老同事,老同事把对方单位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告知你,但你以刚来不熟为由用恳切的眼神望着,老同事帮你联络搞定,你甜甜一笑作为感谢。第四步:策划基本完成,但还需要一个汇报ppt,打开电脑十来分钟就放弃思考,依旧救助老同事,结果老同事加了一个班帮忙搞定,最后你终于不负使命把任务完成。
我问朋友听你这么描述做个“伸手党”也挺累的,工作效率低,还得低头求人,以后总要有独当一面的时候该怎么办?朋友笑而不语,过了许久才说,亏你上了那么多年的班,咋一点都不开窍呢?人家可“聪明”着呢!一方面如果最后结果有问题也不用承担责任,反正每一步都是人家教的。另一方面不用动脑子,只需要嘴巴甜,“鼓励”他人干活即可。听你说的那么玄乎,那我们以后碰到这样的事情直接拒绝,不就解决了。朋友一听,千万别,人家还有“后招”。啥招数,这么厉害。道德绑架呀,你作为老同事有丰富经验业务能力强,但你气量小不愿帮助新人成长,还有可能和你人品挂钩。
“伸手党”作为职场一个现象级的新名词出现,有其一定滋生环境。无论是例子里的老同事还那个新人身上多多少少都要问题。作为新人进入社会却没有真正“断奶”,思想上还停留在全家以我为中心,只要我乖巧懂礼貌你就得帮我,如果不帮我你就是自私。尝到甜头一次又一次通过“伸手”的方式轻松完成了任务,没有经过思考实践那么新人永远都不会成长。随着岁月流逝,等到新人需要成为顶梁柱,可这柱子筋骨不正,无能无力,凭什么撑起一片天呢?
例子里的“老同事”难道就全然没有一点错误吗?他错在害怕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尽管忍着对新人无止境的榨取,牺牲自己时间甚至困扰自己的生活为代价,不断付出去维持大家眼里的好人形象,而不是帮助“伸手党”戒奶。也许是更大的错误,因为你的不敢和纵容毁了他人的无限可能性。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学校颁发的一张毕业证书告诉你毕业了,从此你是一个大人了。可进入社会之后,迷茫、焦躁、恐惧却萦绕着这些职场新人。成长是痛苦的,稚嫩的你需要千锤百炼,也许是你熬红了双眼累得直不起腰来也没有成果,也许是你忍着委屈一次次地道歉依旧没人体谅,也许是你忙到凌晨回家却发现出租屋里因水管破裂床铺都被水浸透,也许,也许······但亲爱的年轻人,不要因为害怕前路太难就拒绝成长,而选择用自以为是的小聪明换取那些所谓“甜头”。作为新人有太多的未知和陌生,在接触新的领域时选择向他人请教是一个快速成长的途径,但你必须学会感恩,要知道他人的点滴帮助都是情分,而你没有强求别人的本分。必须学会思考,举一反三,把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吸收消化,从而成长进步。
亲爱的年轻人,让我们拒做“伸手党”,请你一定要相信,你所经历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变成做你储蓄的能量,你所挥洒的每一滴汗水都会浇灌出幸福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