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警务信息 >要案点击

探索“双脑并轨”联动机制——兰溪公安实现非警务事项精准预警分流处置

来源:宣传处(新闻办) 发布日期: 2023-07-20 16:32      浏览次数:

   “有事找110”是大部分群众根深蒂固的观念,体现了大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但与此同时,也使大量非警务事项占据了有限的警务资源。2022年,兰溪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到非警务警情占派单处置警情的1/3,重复警情也仍在高位运行。

面对这一现状,今年以来,兰溪市公安局立足实战实际需求,深化权责清晰、上下贯通、多跨协同的数字化改革理念,积极探索实践“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基层参与、群众共治”的“双脑并轨”联动机制,贯通兰溪市社会治理中心与兰溪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双大脑”,以“大脑”管信息,联通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双小脑”,以“小脑”管手脚,推动“警情、访情、诉情”双向流转贯通,以数智融合进一步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结合辖区特色,再由专职力量调处

近日,兰溪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到兰溪市游埠镇一村民求助称,田里种的水稻被一群鸭子踩坏了,面积达40余亩,给他造成不少经济损失。接警员立即将该信息流转至市社会治理中心,再由治理中心派单给游埠镇工作人员直接前往调处。经调解,根据水稻受损面积和损失程度,鸭子主人一次性赔偿了村民16400元的损失,双方达成和解。

兰溪公安依托110接处警平台、基层智治平台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采集流转全量鲜活信息。同时,精心构建运转处置体系,建立包括双向流转、联动处置、考核督导等在内的八项机制确保运行顺畅,实现闭环管理。

一旦情指中心“大脑”接收到咨询、投诉等非警务类事项,直接将信息流转至12345,需要即时处置的则流转至社会治理中心“大脑”,再由治理中心推送指令至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同样的,12345、社会治理中心“大脑”接收的警务类信息,直接流转至情指中心“大脑”派单处置,最终做到大脑同轨、小脑同频、手脚同步。

“分流不是为了甩掉包袱,恰恰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了让警务警情快接快处,非警务事项有人管,真正做到警情源头治理,做到让群众满意,实现有困难找政府、有危难找警察。”兰溪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陈辰介绍。

为使非警务事项得到高效处置,兰溪市公安局结合辖区特色,联合镇街工作人员、行政执法、司法等力量,建立最小处置单元即时到场调处。而针对部分体量较小的乡镇,也可先由熟悉情况的村干部、网格员到场稳定局面,再由专职力量处理。若发生情况升级的,可通过“大脑”指挥派出所警力增援。

落实预测预警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跟进

预防在先,处置在小。兰溪市公安局还全力落实预测预警工作,将采集的基础信息回流至情指中心“大脑”后,挖掘数据价值,自动汇总推送风险隐患苗头信息至社会治理中心“大脑”,由社会治理中心“大脑”指令相关职能部门、乡镇街道跟进处置。

兰溪市云山街道一张姓夫妻多次因家庭琐事纠纷报警,且最近报警愈加频繁,获悉这一信息后,情指中心“大脑”立即将预警信息推送至社会治理中心,街道工作人员协同妇联落地处理。在找准矛盾根源后,对夫妻双方进行心理疏导,劝导他们遇到问题多沟通,一味地猜测和争执只会使关系更加恶化。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双方解开心结、重归于好。

此外,为确保事项真正得到圆满解决,兰溪公安联合兰溪市社会治理中心定期会商,对各乡镇街道处置事项进行跟踪、督办、回访,并以“接收率、化解率、返流率、重复报警率”等为指标,建立科学量化考评体系,完善奖惩激励机制。

今年以来,兰溪公安“双脑并轨”联动机制已流转矛盾纠纷指令137条,各类预警指令7829条;流转非警务事项2824件,警务警情8件,实实在在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