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公安要闻 |
调解纠纷451起,履行纠纷款项397万元——金华市拘留所:“拘调融合”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11月30日,金华市拘留所联合金东区司法局成立的金华市拘留所育新园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今年以来,市拘留所充分发挥监管场所矛盾纠纷化解“第二阵地”的职能作用,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51起,履行纠纷款项397万元。
“只要能出去,就跟对方同归于尽!”今年已是第4次被拘留的钱某激动地说。9月14日,钱某因承揽合同纠纷一案,被查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裁决,被司法拘留15天。在收拘过程中,钱某情绪异常激动,声称对方故意用多张欠条到多个法院起诉他。对此,管教民警察觉到,这起矛盾纠纷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升级成“民转刑,刑转命”的案件,当即把情况汇报给值班领导,并密切关注钱某在拘室里的言行举止。
管教民警通过谈话了解到,钱某是挖掘机司机,承包了几个小工程,由于一而再再而三的司法拘留,工程也快泡汤了,工程款项也拿不到,这样下去别说还钱,可能又会增添新的债务,所以他才会在入所时情绪激动地说出那些狠话。
为缓解钱某的情绪,管教民警积极帮助钱某与当事人联系,但是电话调解的结果并不理想,每一次通话都以争吵结束。为防止案件延发成恶性案件,管教民警与金东区法院和婺城区法院联系,让法院出面联系当事人一起到拘留所调解。最后,通过调解,当事人同意给钱某半年缓冲时间,让其筹钱还款。
目前,像这样帮助被拘留人员解心结、化纠纷,已成为金华市拘留所的重点工作之一。
金华市拘留所着力探索社会矛盾化解新举措,掌握“情、理、法”三把“金钥匙”,成立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室,主动与法院、司法局对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从传统单一的拘留处罚手段向“拘调融合”转变,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结提炼工作方法,用真情拉近距离,用真心感化被拘留人员,多措并举找到焦点,从苗头上、根源上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8月25日,52岁的李某因拖欠顾某38.5万元债务长达6年之久,拒不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定、裁决被司法拘留15日。
被关押进拘留所后,李某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更加不愿意主动还款。在详细了解李某被拘留的事件成因后,金华市拘留所组织矛盾化解工作专班认真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谈话方案和矛盾化解工作方案。
民警分别从“经济账”“自由账”“名誉账”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其分析利弊得失,使其深刻认识到不履行生效的法院判决产生的相关法律后果,以及对家庭的负面影响,最终以“刚柔并济”的方式消除了李某的抵触情绪,李某与顾某达成一致,签订和解协议。9月6日,顾某专程到金华市拘留所送上锦旗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