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信息 | >110帮企 |
百日行动 | 义乌公安:全警护航!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加速度”
面对突然袭来的“8.2”疫情,义乌公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助力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歼灭战的同时,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熟悉的义乌回来了!截至8月25日,全市800余家规上企业的复工率近100%,解除静默后当天全市快递量达3477万件,恢复疫情前116%。
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义乌公安为各行各业安全有序“复燃”提供“硬核”保障,以公安“温度”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加速度”。
助企服务团 按下“快进键”
“你们帮忙协调,我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8月22日,看到货物顺利抵达,吉利动力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赤岸所民警蒋勇说到。
据悉,位于赤岸绿色动力小镇的吉利动力公司作为“白名单”企业在静默期间继续闭环生产,但整车厂的供应链正常运作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8月20日得知义乌全域解除静默管理后,公司马上采购了一批关键原材料。但原材料仓库位于江苏,司机担心自己来了义乌返回后需要隔离,不愿意送货。进企业走访过程中,社区民警蒋勇了解了这一情况,马上向镇街助企服务团汇报。
随后,助企服务团和江苏工厂所在地政府、原材料工厂多次交涉,最终确定方案,由赤岸所警力负责全程对接,司机只需将货物送到义乌高速口,卫生机构消杀卸货后,再由本地货车进行转送。
据悉,助企服务团由镇长挂帅,镇属部门负责人、社区民警为成员,按照“助企不扰企”原则主动上门对接,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实施精准帮扶,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力支撑。8月以来已为企业解决各类需求13件。
“咱们员工今天体温测了吗?核酸做了吗?”这几日,佛堂所民警王维奔走在分管的义南工业园区内,检查各个工厂和企业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导落实主体责任。
全市静默期间,佛堂镇政府联合佛堂所招募40名志愿者入驻园区,为园区抗“疫”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佛堂所每日派出80余名警力在园区一带开展巡逻,维持园区核酸检测秩序、督促落实“戴口罩、扫码、测温、消杀”防控措施、宣传和解释防疫政策,进一步巩固防疫成果,助力企业开启复工复产“快进键”。
开启绿色通道 护航“疫”路平安
道路交通顺畅成是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先行官”,义乌公安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点下功夫,全力保障疫情之下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输通畅。
抗疫战斗刚打响时,义乌公安就出台《高速口、国省道卡口(离义)人员管控方案》《关于加强交通卡点管控工作的意见》等工作规范,在坚决阻断病毒来源渠道的同时,努力确保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群众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通道不断。
国际商贸城市场日常进出车辆达十余万辆,并且附近物流发达,有义乌港、福田物流园、深国际物流港、北下朱货运市场等多处物流中心,车流量巨大。为保障群众出入有序、货物运输通畅,义乌交警提前部署警力,在市场、物流中心周边进行疏堵保畅工作,维护路面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助力国际商贸城市场、物流中心等顺利复市复产,满足群众的出行要求。
在义乌铁路口岸,一辆辆载满“中国制造”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仍保持畅通。为保障班列稳定运营,义乌公安围绕杭长铁路、沪昆铁路及沿线13个村庄建成“义乌西线路地融合警务工作驿站”,统筹线路及周围治安,常态化开展铁路沿线风险隐患排查,为货场内工作人员提供暖心便民服务。
8月16日上午的义乌西站,铁路分局民警郑志军正在进行长达6公里的沿线铁轨徒步巡查,他需时时留意站内安全状况,排查安全隐患,全力护航班列正常运行。
助力“引进来”“走出去” 服务营商环境
8月20日下午,乘坐全国首趟印度来华商务包机的56名印度外商,在警车护送下,经集中隔离等健康管理措施后回到义乌,开始抓紧采购。
见印度外商平稳来义,出入境管理局民警吴丹稍稍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她又投入到韩国采购商来义包机筹备中。作为义乌境外疫情专班的一员,她说自己很荣幸在外商来义、繁荣市场上贡献力量。
8月22日上午,出入境管理局全面恢复窗口办证业务,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办证高峰,所有民辅警早上8点便已到岗在位,抽调后台警力增援大厅,统筹做好大厅疫情防控和群众办证办事。
在中国公民业务方面,特增设紧急办理窗口,简化涉外白名单企业员工护照办理流程,助力境内企业“走出去”。针对前期因疫情影响外国人业务暂停办理的情况,外管中队工作人员除全力做好宣传解释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企一策”,有序做好外国人签证的延期、换发,为外商投资企业复工复产排忧解困。
“复工做好防护,最近涉疫诈骗有点多,你们要多加留意。”在国际商贸城一区,商城所民警一边巡逻检查,一边对商户进行反诈提醒;“电梯间、走廊要做到随时清理和消毒。” 在义乌之心,稠城所民警重点查看了商场入口消费者体温检测登记情况,指导商超负责人完善疫情防控体系,督促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