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风采 | >文学作品 |
高邮记忆
金 鹏(义乌市公安局)
人的一生,总是要出去走一遭的,离开你久居的城市,踏上一段遥远且陌生的旅途。而这样的人生经历,何尝不是一份值得怀念的记忆。
江苏高邮城市不大,但也算名满天下,出了众多文人雅士。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清代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等都是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汪曾祺也是高邮人。除此之外,高邮另一让人知晓的就是语文课本中的《端午的鸭蛋》,“未识高邮人,先知高邮蛋”。
1981年,汪曾祺回到阔别42年的故乡,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这篇文章让人忍不住好奇,一枚高邮咸鸭蛋,缘何让一生爱吃的汪曾祺先生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如果说扬州应该感谢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那么高邮就应该感谢汪曾祺,以一己之力让高邮双黄蛋家喻户晓。正是因为这样的契机,让我决定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两年前的夏天,我带着家人自驾去高邮古城玩了一趟。
走上布满青苔的石板路,隔着老远就能看见早已在网上做好攻略的“正宗高邮咸鸭蛋”的老字号招牌,店内装修朴素,但丝毫不影响其排成长龙般的队伍。我们拿上号紧跟在队伍后面。只听见前面店员的吆喝声和打包塑料盒碰撞的声音,我内心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高邮咸鸭蛋真的如书中所说的那么好吃?
等了半个小时,终于拿到了高邮咸鸭蛋。只见,它的外壳有点淡青色,跟其他鸭蛋没什么区别。拨开它的外壳,其柔嫩的蛋白裸露在外,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并飘出蛋黄特有的略带一点点腥气的鲜美,微微尝上一小口,入口时其特有的绵沙感仿佛在吃绿豆糕。吃了咸鸭蛋后,我立马给高邮的初印象打了满分,让人产生了不虚此行的想法。
随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镇国寺,一个有着“南方大雁塔”美称的景点。镇国寺是一座始建于唐代末年的寺庙,现在看上去,其完全建在运河中。
“水上的寺庙,还真不多见啊!”据导游介绍,镇国寺过去是在岸上的,大运河河道改造时,需要拓宽水道,而镇国寺这样一座千年古寺,里面还有一座千年古塔,为了保存寺庙,特意垫高了周围的土地,才有了如今的河中寺庙,使古塔成为大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远处看,镇国寺塔是一座高7层的楼塔,顶部是一个葫芦造型设计,在上面刻了“顺顺当当 国富民强”8个大字,有着极好的寓意。绕着寺庙走上一圈,看运河的风光,仰望唐代的砖塔,感受时间的流转,古人的风采,文化的底蕴,别有一番风味。
出了镇国寺再往前走,便是高邮湖。傍晚,夕阳西斜,我站在高邮湖边,看着宛如咸蛋黄般的太阳缓缓沉入湖底,金色的夕阳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金光灿灿,令人陶醉。
往前再稍微走了一段路,平静的湖面在夏日晚风的吹动下闪闪发光。仔细看湖面,发现不远处有着一群红嘴鸥在悠闲地拨动着湖面。突然,一群飞鸟列队状地在空中飞过,然后落在了湖面上,水中泛起了涟漪,翅膀的蒲扇给落日场景增添了些许动感,这个画面不禁让人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
老城渐渐在暮色中安静了下来,这一刻,我彻底爱上了这座在此之前除了鸭蛋我一无所知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