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警营风采 >文学作品

一个老民警的故事

来源:宣传处(新闻办) 发布日期: 2022-05-06 09:18      浏览次数:

许 杰(婺城公安分局)

   “五一”节前的一天,我跟市局文学创作俱乐部采风团,到磐安县公安基层采风。在安文派出所座谈会上,一位穿着警服,戴着眼镜,两鬓布满白发的民警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家都喊他“老陈”。

一张长长的会议桌,我坐在这边,老陈坐在那边。这样,我和他说着说着就聊了起来。

老陈告诉我,他今年59岁,再过一年就退休了。据他自己讲:1998年,他从部队转业到磐安公安工作。这22年,从未离开安文这个派出所,也一直从事社区民警工作。

为何转业选择从警?他说:“自己生长在农村,当村书记的父亲,常为村民着想,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中有一个夙愿,就是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因此,当兵18年,部队转业后,老陈践行儿时的诺言,选择了公安,做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

刚开始,老陈在深泽乡做辖区民警。那个时候,环境艰苦,条件简陋,路差车少,到辖区全靠两条腿走路,每天至少要走6个小时的山路。有一年,县局开展“驻村联户”工作,他到辖区驻村,一住就是一个星期。

在安文派出所,老陈先后在市口、壶厅、东溪、康庄、荷塘等社区当民警,他几乎走遍了安文的每一个角落,人熟、地熟,成了所里的“活地图”。而在荷塘社区,一干就是12年。

一年365天,老陈每天早出晚归,奔走在大街小巷,奔走在群众身边。他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把社区的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这么多年,他为辖区群众所做的好事,解决的难题,有些至今他还记得。

有一年春天,他走访农户,只有3户人家叫火洛头的自然村,住在5公里的山顶上。为了摸清实情,他和村干部一起爬山,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树枝刮破了他的肉体,他仍然坚持着。当他看到还未通电,生活极为贫困,而老房子又有可能随时倒塌时,他的鼻子酸了,他的眼眶湿了。下山后,他就和村干部商量,尽快帮助改善。为了“尽快”二字,他夜不能寐,想方设法去做。在他的努力下,最终将3户人家移民下山。

有一天晚上,老陈在家吃饭,突然接到一村干部电话,电话中说:“一户人家种的桂花树被邻居砍了,双方发生了矛盾。村里调解,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情绪激动,搞不好会大动干戈。”得知情况后,他放下碗筷,骑上摩托车赶去。他心平气和,独自与两家弄清来龙去脉,帮助梳理情、理、法,经过3个多小时的几个回合,说得双方心悦诚服,两户人家喜笑颜开,握手言和。

在荷塘社区,有一老信访户,因土地征用纠纷信访了3年。老陈调到这个社区后,就如何医治这一“疑难杂症”,他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把调解经验中的什么“以柔克刚”,什么“随机应变”等不能“硬碰硬”的战术,巧妙的运用,赢得了这个信访户的信任和信服,不仅停止了信访,而且和老陈还成了好朋友。

作为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看起来日常工作“鸡毛蒜皮”、“婆婆妈妈”,但在这背后却不知流过多少汗水,甚至流泪、流血。老陈经历过,言语中道出了自己的酸甜苦辣。

有一天,他在一现场抓赌,一嫌疑人欲跳窗逃走,说时迟,那时快,他来不及多想,快速用手抓住,从窗户外硬拉上来。可是,嫌疑人拉上来了,而老陈自己的右肩肘部却被拉伤了,从此落下了病根。一到冬天,他的右手臂抬不起,稍重的东西右手提不起,就连长时间写字也会隐隐作痛。

在老陈的左小腿内侧,有一道长长的伤疤,这是3年前留下的。老陈回忆说,那是夏天,天气很热,辖区有一“武疯子”发起疯来,他在与这个“武疯子”对峙时,不知哪里来的钢筋,打到自己的左腿上,当时鲜血直流,痛疼难忍,过了好久才痊愈。

2年前,他被诊断出双眼白内障,右眼黄斑变性,不得不做手术。可做完手术的第二天,眼睛还包着纱布,他却瞒着家人,自己溜到所里上班了。

“22年的坚守,爱岗又敬业”。这就是老陈,名叫陈樟子,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基层老民警。虽然缺少鲜花和掌声,但他无怨无悔。而今,他就像一棵不服老的“香樟树”,依然挺立在从警路上,继续为这片热土而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