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警务信息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创建工作

【浙江日报】用“绣花功夫” 绘“数治浙中”

来源:宣传处(新闻办) 发布日期: 2021-04-09 17:09      浏览次数:

——金华擦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金”字招牌

    阳春三月的金华,万物复苏,生机勃发;人们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承载,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金华持之以恒地开展平安建设。

  近年来,金华作为一个民营经济大市,面对流动人口众多、社情民意复杂的现状,持续深化“基层党建+社会治

理”创新,不断深化推广“后陈经验”“浦江经验”“龙山经验”等好经验好做法,书写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金华实践。金华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全市实现平安金鼎“满堂红”。

  如今,金华已然成为浙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窗口”。面对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起点,金华将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设幸福宜居城市、市域社会治理示范市,为建设“重要窗口”护航添彩。

数字赋能  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面对新技术不断革新的大数据时代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求,金华坚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市域治理改革创新,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走进金华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一个集信息统一感知、数据统一汇聚、事件统一指挥的新型“城市大脑”映入眼帘。“中心承担着金华数字服务中心、城市治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三大功能,是统筹市域社会治理的‘指挥中枢’。”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已打通各类省、市级平台20个,累计汇总数据2893万余条,初步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共用。

  金华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的建成,只是金华数字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缩影。近年来,金华树立“整体智治”理念,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推动社会治理方式优化和能力提升,平安建设根基更加厚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金东区多湖街道,“智安小区”已经成为组成老百姓安全感的“细胞单元”。通过全面建设“智安”标准化小区,以提升智慧安防水平来推进平安小区建设,金华市平安建设触角更加灵敏、工作更加高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前端建设“智安小区”达868个,共安装智能门禁9.17万台。

  在永康市,“一警情三推送”机制成为清除警情背后矛盾纠纷“病灶”的“良药”。面对金华近几年矛盾纠纷量大面广的现状,2019年11月创新推出“一警情三推送”机制,对矛盾纠纷实行全周期管理、数字化流转、源头上化解,切实提升了百姓的满意度。机制全面推行以来,全市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3.6%,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6%,获得省、市各级领导的批示肯定,入选公安部2020年改革创新案例、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警务十大创新案例。

  在义乌苏溪镇,“一扫一图一码”守护着全镇企业的“安全生产”。去年以来,苏溪镇强化数字化管理手段,以镇区工业区网格区块为试点,创新推出“一扫一图一码”数字监管平台,实现安全生产监管“智能化、数据化、标准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我们将不断通过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高效化。”金华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依托整体智治,金华以高效能的治理建设高水平的平安。2020年全省平安报表28项指标中,有21项下降,实现“无信访积案县(市、区)”创建“满堂红”,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7.04%,较上年提升0.46个百分点。

强基固本  创新基层治理“金华经验”

  社会治理,重在基层。基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

  作为全省矛调中心建设的发源地之一,金华以县级矛调中心、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建设共同构成全市“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社会治理体系,将各种资源下沉到基层,不断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

  在金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老百姓可以将民意反馈给村里(街道)的网格员,网格员通过手机拍照和定位将问题上传至基层治理四平台,由平台管理员实时进行分类处理,交办给相关部门或镇街限期处理。处理完毕后,平台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网格员。

  基层治理四平台整合了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涵盖乡镇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事项,由各部门提供组团式服务,形成“问题反映、后台交办、进度查询、办结反馈”的四级闭环处置机制。目前,在金华,几乎所有乡镇层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基层治理平台来解决。

  如果出现跨乡镇等基层治理四平台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县级矛调中心就可以发挥作用。

  金华稳步推进9个县(市、区)及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参照一类标准建设)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全市10个县级矛调中心已实现规范化运行。去年,全市县级矛调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2.27万余件、化解率94.5%,接待群众5.3万余批、12.5万余人次。

  “目前,金华以县级矛调中心为主抓手,同步建成镇级矛调中心150个、村级矛调站3145个,形成了以‘县级为终点站、乡村为主战场’的矛盾化解体系。”金华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老百姓逐渐意识到,遇到矛盾纠纷,到矛调中心就能解决。但是涉及到跟政府部门有关的纠纷,群众还是有点不放心。

  为此,金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县、乡镇街道矛调中心和村居矛调工作站都设置了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岗,90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进驻矛调中心,助推矛盾化解。目前,金华9个县(市、区)已全部建成矛调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147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都在矛调中心设置了联络点。

  “把代表联络站建到矛调中心,能有效发挥代表的优势,助推矛盾纠纷化解,还进一步拓展了人大监督渠道,有力监督部门依法办事、高效办事。”金华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金华各矛调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已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5起。

  以人大代表进驻矛调中心为典型,以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出发点,金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做法层出不穷,提供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金华智慧。

共建共享  绘就平安建设“同心圆”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人民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的共享者。平安建设只有深入人心、深得民心,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和长久的生命力。

  金华牢固树立“平安建设共同体”理念,组建驻企服务员、基层治理网格员、民情民访代办员“三大员”队伍,创新开展“大家访、大代办、大接访、大化解”活动,加快打造与“重要窗口”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周筱玲是金华开发区南苑社区的一名“社区网格员”,“从单位退休后,我做了三年的社区网格员。虽然有的时候很辛苦,但更多的是开心。”在开发区,像她这样的网格员有5089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充分发挥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战斗员作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平安建设等工作贡献力量。

  目前,金华全市15万名专兼职网格员和1.5万名民情民访代办员、7939名驻企服务员组成的“三大员”队伍,充分发挥人头熟、地域熟、情况熟、政策熟的优势,立足网格单元,守小门、打巷战,听民声、纾民困,服务企业、群众和基层。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以后,聚焦发展“难点”、民生“痛点”、政策“堵点”,以全程服务、精准服务、联动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基层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建立‘三大员’队伍是金华加快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金华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华以党建资源整合带动社会资源整合,吸收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形成人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民情民访代办制改革全面推进后,以镇、村为依托,把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律师等力量吸纳进基层民情民访代办员人才库,提升代办质效;永康总部中心的区域综治中心,通过集合律师、法官、社会志愿者的力量,就地解决企业人才之间的纠纷,打造了龙山经验都市版;针对村社换届“一肩挑”后村级权力集中的情况,持续深化新时代“后陈经验”,全面推行村务监督“五个一”工作机制,让村民有序参与村务监督,构建德治、自治、法治、智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

  平安是社会公众的必需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配。人民既是平安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共享者。金华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四攻坚四争先”行动,在“十四五”期间力争“社会治理争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擦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