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风采 | >文学作品 |
薅秧草
范存建(金华市公安局)
唐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题记
今年7月29日,我回老家看望父母。
晚饭时父亲问我:“清明节带去金华的米还有吗?这米给小九月(我的小孙女)煮粥喝最养人了。”
“有的,小九月可喜欢吃太爷爷种的大米了。”我答道。
顺着这个话题,我问起了我家稻子今年的长势,77岁的父亲自豪地笑了:“你老爸种了一辈子田,长势能差?!要不,明天早上,我要下田薅秧草,你随我去看看。”
“好啊”我应道。自从18岁参军入伍,快40年了,这活还没有干过呢。
第二天,东方刚刚露出了鱼肚白,我和父亲就整装出发。
家的不远处,是如皋市万亩良田保护区的一块,我家的秧田就在其中。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微风吹过,碧波荡漾,沁人心脾。
“你看我家的稻子,长得多壮实,今年肯定有个好收成。”父亲一脸骄傲。我连连称是。
说干就干,我和父亲一字排开,兴致勃勃薅起秧草来。
看着父亲拨出的第一棵秧草,我傻傻地问:“这草和稻子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又不影响什么,薅它干吗呢?”
父亲严肃地说:“这你就不懂了,秧败子这种草生命力特强,繁殖特快,和稻子抢水抢肥,严重影响稻子的正常生长,影响产量。我们种田人,恨它恨得牙痒痒。”
父子俩正聊着,我忽然想起了过去下稻田最害怕的一件事来,下意识地朝腿脚上看了看,奇了怪了,竟然光溜溜的。我纳闷,问道:“该死的让人害怕讨厌的蚂蟥(学名水蛭,喜吸人血),咋就不见了呢?”
父亲笑道:“这东西现在可贵着呢,有人专门收购,说是制药,5毛钱一条,不等他们到稻田,在水沟里就被人抓光了呀。”
“这也太神奇了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我惊叹道。
天更亮了。这时候,乡亲们也都陆续的来到稻田,看到我也在田里薅草,纷纷和我打招呼。
邻居丁叔打趣道:“城里人也下田了,还做得来吗?”
我笑笑说:“我是从农村出去的,本来就是一个农民,退休后还要回来种田的。”
乡亲们会意地笑了,黄叔说:“我们等着看,你说话要算数的。”
“一定算数”我答道。
欢声笑语中,家长里短里,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你追我赶薅草忙。乡亲们祖祖辈辈,以这种原始的方式种稻子真是太辛苦了!
太阳慢慢升起,温度直线上升,我已汗流浃背、腰酸背疼。而父亲和乡亲们却不知疲倦,奋力劳作,我知道他们也累,也想休息,但是他们心中有着对丰收的坚定渴望,再累再苦他们也觉得甜。望着他们的背影,我突然想起赵本山一个小品里的一句话来:劳动的人是最美丽的!
现在,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农村政策好,土地可以流转,承包给种粮大户,他们科学种田,机械化种田,产量高、品质佳、效益好,乡亲们也不要这么累,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
村里张书记和我是初中同班同学,我愿请他为乡亲们牵线搭桥,帮助乡亲们实现土地流转。但愿明年,乡亲们的美好愿望能够实现,但愿从今以后,我的父母亲能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