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通知公告

关于征求《金华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来源:人口服务管理支队 发布日期: 2019-06-05 09:57      浏览次数:

     现将《金华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挂网公开征求意见建议,请于6月18日前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反馈554389448@qq.com邮箱。  

联系人:曹  俊       联系电话:82512521

 

  

 

                 金华市公安局           

       2019年6月5日

 


金华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全力推进平安金华建设,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和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大力弘扬“枫桥经验”基本精神,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和流动人口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资源有效整合”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工作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能力水平,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总体目标是减少风险隐患,促进社会融合,“法治金华”和“平安金华”建设再上台阶。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登记管理更精准。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居住出租房屋底数实情,深入推进居住出租房屋智能化管理建设工作,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率、居住出租房屋登记率分别达到95%以上。

(二)安全风险更可控。强化居住出租房屋源头管控,严格落实出租登记制度,全力消除消防、建筑、治安安全隐患,确保社会大局平稳有序。

(三)公共服务更到位。全面深化新型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一卡通”多功能应用,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机制制度,逐步给予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市民待遇。

(四)社会融合更深入。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共治共享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工作机制,推进流动人口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新老市民协作共建的良好工作格局和社会氛围。    

三、工作措施

(一)推进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登记管理质量。

1.健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各地要结合 “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建立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不安定因素排摸、居住出租房屋安全巡查”三位一体的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制度,稳步提升流动人口协管员工资待遇,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居住出租房屋的底数和动态情况,最大限度压降社会风险。

2.健全重点人员管控机制。要坚持登记排查和分析研判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类系统进行数据碰撞、比对,及时发现、列管、打击一批现实危害人员。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落实相应管控措施,掌握相关人员动态轨迹,全力减少违法犯罪主体存量,严格控制增量。

(二)推进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居住出租房屋安全管理水平。

3.深入推进智能化管理。以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契机,深入推进居住出租房屋智能化管理建设工作。各地要加大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有效工作合力,全力提升居住出租房屋智能门禁覆盖率,实现信息采集科技化,人员管控精准化。

4.加大风险隐患整治力度。要高度关注因非法同居等问题引发的情感纠纷矛盾,滚动排摸、综合化解;准确掌握群租房、危险房屋、违法违章建筑和“三合一”处所、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不符合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出租房屋底数,列出问题清单,倒排时间,落实专班专人彻底整治;加大对骑电动自行车需戴头盔等内容的宣传力度,积极深化平安出行。

(三)推进优质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综合服务能力。

5.深化居住证制度改革。依照全员登记、依规领证、凭证服务、量化供给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新型居住证的推行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电子居住证件,电子居住证申领数要达到上年度居住证新申领数的10%以上,电子居住登记凭证申领数要达到上年度新登记流动人口数的20%以上。调整完善居住证持有人可享受的公共服务和便利,着力提高居住证申领量,拓宽居住证覆盖面,拓展居住证功能,努力使居住证成为流动人口留在居住地创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6.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 “放管服”和我市“无证明城市”改革要求,对流动人口办事事项再细化再规范,实时优化,迭代升级。重点抓“一次办”“就近办”,方便流动人口办理社会事务,开设办理居住证“绿色通道”,为急需用证群众提供优先受理、制作和发放服务。

7.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行与本地居住证积分量化管理相配套的积分入学政策和措施,保障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积极推进健康素养行动,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项目,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治力度,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健康水平。完善救助管理工作街面巡查协同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救助关爱活动。

8.维护流动人口劳动权益。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加强用工监测和形势研判,出台稳就业政策措施。提升规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切实做好流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社会保险待遇发放。健全法律援助网络,降低流动人口申请法律援助门槛,建立流动人口情感疏导工作机制,缓解其生活、工作压力,深入推进“金华无欠薪”行动和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四)推进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9.推进流动人口党建工作。各地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流动人口党员教育管理,实现流动人口党建工作全覆盖;借鉴义乌“党建+大数据”流动人口党员管理模式,开展流动人口党员“归队、聚心、亮身份”活动,积极参与外来流动人口信息收集、矛盾化解、互动融合等工作,发挥流动党员团结凝聚流动人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  

10.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各地要逐步建立共治共享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实施新市民党员兼任村(居)支委、列席村(居)党支部会议、新居民参与村(居)重大活动等制度,使流动人口尽快融入当地,发挥应有积极作用。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流动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是一项庞大、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牵涉政府多个部门。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清醒看到服务管理好流动人口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注重创新,形成示范效应。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情制定细化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坚持在完善中推进,在创新中发展,根据民意导向和问题导向大胆开展创新实践,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各界力量,确定相关工作示范点建设,实现以点带面,全域提升。

(三)夯实基础,抓好风险管控。要强化底线思维,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管控风险,消除隐患。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治安问题突出部位和违法犯罪多发区域的日常管控,密切关注同籍、同族、同业集聚现象,落实动态管控和挤压措施。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做深做细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基础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不安定因素的排摸化解,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平安不出事。

(四)加强督查,确保落实到位。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协调督促作用,全面指导各地各相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对特色亮点工作的培育总结,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跟踪整改落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