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信息 | >要案点击 |
市区出台方案重拳整治“牛皮癣”——“牛皮癣”广告电话将被追呼停机
非法小广告是影响市容市貌的“牛皮癣”,严重损害城市文明形象。为严厉打击非法小广告,
查处“牛皮癣”广告 今年已抓87名违法者
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了解到,从今年1月份至记者发稿止,市区查处“牛皮癣”广告,已累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7人,其中采取强制措施27人,行政拘留5人,待处理55人。
据介绍,市区“牛皮癣”广告专项整治行动中,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是,依法查处制售假证、非法行医、融资诈骗、涉黄涉赌涉毒、兜售禁卖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据介绍,当天,市区江南街道南苑社区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一名男子在楼道内张贴小广告,立即将这一情况向辖区派出所反映。警方将张贴小广告的嫌疑人吴某抓获,并在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查获数百张未张贴的小广告,内容既有空调拆装,又有疏通管道,还有七八个不同的联系方式。由于吴某的行为损坏了南苑社区楼房外立面及刚粉刷的楼道墙面,造成了财产损失,江南公安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吴某作出了拘留5天的行政处罚。
民警介绍,市区近期端掉了几个制贩假证的窝点后,漏网的制贩假证者闻风出逃,将制假窝点转移至外地,利用信息和物流渠道,承揽、交付业务,雇用临时人员散发、张贴“牛皮癣”。由于其团伙内部组织严密,上下级间单线联系,反侦查能力强,警方打击难度加大。
警方提醒,市民如在街面或网络平台上发现类似制售假证等违法广告,请及时拨打110电话举报。
张贴“牛皮癣”广告 当事人不清除将受罚
乱张贴“牛皮癣”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往往是旧的“牛皮癣”刚被清理,新的“牛皮癣”又张贴上去,令人防不胜防。
真拿张贴“牛皮癣”者没办法了吗?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法规处工作人员表示,市民发现有人张贴“牛皮癣”广告,可要求其立即整改清理干净,逾期不清除的,执法部门查处后可处罚。
《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21条第二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树木、地面、电杆、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上任意刻(印)画、涂写、张贴。第三款规定,违反本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可以处50元以上300元以下的罚款。
今年5月18日,40岁的雷某未经审批,在市区山嘴头161号一住宅楼楼道墙体涂写广告信息,主要内容为“通管道抽粪修水管”等,并附有联系电话号码。该广告长0.3米,宽0.2米,面积0.06平方米,共涂写了40多处。
执法人员检查发现,雷某未在规定期限内按照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进行整改。由于雷某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21条第二款的规定,属擅自涂写信息行为,应予行政处罚,对雷某处以罚款300元的处罚。
为打击违法散发、张贴广告行为,市区采取多种措施。今年9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开展了市区“牛皮癣”广告整治工作,利用智慧城管系统,加大“牛皮癣”问题的采集交办。至12日,已交办二环线以内收集的3000多起待督促清理的“牛皮癣”问题。
该局信息指挥中心副主任刘晓菁告诉记者,该局与通信运营商对接,去年9月至今,已将500多个“牛皮癣”广告电话号码停机。近期,该局将购置一套“呼死你”系统,安装到位后,可对报送上来的“牛皮癣”广告上无法停机的外地电话号码进行追呼。
“牛皮癣”变“白癫疯” 如此清除整治不可取
市区“牛皮癣”广告专项整治范围,主要是建成区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广场、车站、公共通道和社区(村)。本次整治的“牛皮癣”广告主要是指在树木、地面、线杆、建筑物、构筑物、小区楼道或其他设施上任意张贴、涂写、刻(印)画、拉挂的宣传广告,以及在街头、小区、楼道散发的宣传广告。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9月15日前,市区全面清除以下三类问题较突出的“牛皮癣”:一是沿街各类经营场所门窗、外墙上张贴、拉挂的宣传广告(包括张贴在门窗玻璃内或卷帘门内的宣传广告)。二是各类宣传栏、信息栏内无序张贴、内容低俗、破旧的宣传广告。三是各类公共设施、地下通道内无序张贴、内容低俗、破旧的宣传广告。
记者发现,这种做法在市区并不少见,一些市民对此做法并不认同。市民陆先生说,简单地刷白漆或石灰,墙上斑斑点点,看去有点像“白癫疯”,整体效果并不见佳,最好用与墙体同色的涂料覆盖。还有市民提出,要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社区、小区物业不妨在小区大门口附近等场所设置信息栏,方便居民张贴和发布广告信息。
从记者走访情况来看,市区“牛皮癣”广告专项整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目前市区已经很难找到大面积的“牛皮癣”。如何形成长效机制,根治“牛皮癣”,还有待相关方面再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