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信息 | >要案点击 |
面对海量数据,怎么挖掘线索?
民警沈晓亮抽丝剥茧维护虚拟与现实世界安全
在永康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大队中,有一名待人亲切、长相憨厚的民警,他就是沈晓亮。今年31岁的他参加公安工作已经有8个年头,更多是在互联网这个看不到硝烟和战火的战场,与成千上万的数据交锋,查找案件真相,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安全。
工作以来,沈晓亮先后多次被评为金华市公安机关优秀人民警察、优秀教官和优秀公务员。今年以来,沈晓亮已为破获案件提供了200余条有价值的线索,赶赴各地抓获16名犯罪嫌疑人。
历时五月,侦破3.25亿元特大信息案
2016年6月,沈晓亮在日常工作中留意到,网上出现了一款以字母“MZ”为代号的虚拟产品。经初步调查,发现其背后存在非法买卖苹果手机ID账号的违法行为。沈晓亮及时将该情况上报,随后通过对买卖渠道等相关线索的分析,研判出售卖者的身份和住处。同年6月14日,在永康经济开发区曹园村一出租房内,沈晓亮和队友将藏于该市的“中间商”胡某兄弟当场抓获。
在对现场查获的作案手机、电脑等物品进一步审查和数据分析后,一个隐藏着的非法销售网络浮出水面。同年7月,根据新线索,沈晓亮等人赶赴苏州,抓获了两名上家曲某和赵某。经查,此二人在某电子支付平台上的收款就多达1300余万元,涉案的整个利益链条更是遍布全国。该案被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永康警方设立专案组,展开进一步深入调查。
身为专案组一员,沈晓亮加班加点从海量数据中梳理出多名分布在全国的犯罪嫌疑人,不断完善各类证据,为案件顺利报捕、起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随后的3个多月,他辗转广东、北京、山东等省市,积极参与对犯罪嫌疑人的抓捕行动。历时共计5个多月,专案组成功破获了涉案价值3.25亿元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面对这么一个大案,往往有几十甚至几百万的相关数据需要分析。这个时候必须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才能更好地挖掘出有价值的线索。”沈晓亮说。
心思缜密,破解侵犯公民隐私案中案
今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沈晓亮顺藤摸瓜,破获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该案中,犯罪嫌疑人陈某通过网络渠道泄露他人隐私信息以牟利,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虽然陈某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案子很快告破,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沈晓亮在对相关证据和线索的梳理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此案之下还另有一番隐情。经查证,陈某除了在网上售卖他人隐私外,还是经营着上海一家车辆买卖、抵押等车行业务公司的老板。沈晓亮通过调取陈某的通讯、转账等记录,进行深入比对后,发现与其公司合作的多家中间商、同类型车行,以及多名车行业务员、微商甚至一些无业人员,在利用车行业务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同时,还涉嫌制作、倒买倒卖临时机动车号牌。
经过对海量相关数据连续多个作战日的分析研判,沈晓亮为这起从普通的侵犯公民隐私中查获的案中案提供了更多有效线索。在永康警方展开的第一次抓捕行动中,多名关键的涉案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今年6月,该案亦被公安部定为督办案件。经过深度调查,永康警方查到这一黑色犯罪产业的链条已涉及国内20多个省市,涉案人员更是遍布全国。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沈晓亮和专案组一起赶赴全国各地开展抓捕行动,38名犯罪嫌疑人随之落网。其间,他顾不上怀有二胎的妻子和3岁的儿子,一刻也没回过家。沈晓亮坦言工作一忙起来,就没法顾全到家人,难免存在亏欠,但既已从警,唯有越快越好破案,也才越对得住家人的付出和支持。